“黑燈工廠”24小時自動運轉、數據上“云”為企業生產提效20%、蔬菜大棚內溫濕度信息實時采集……當前,山東加快推進數實融合,重點推動制造業、信息技術、能源、農業、海洋等領域實現更高水平數字化,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賦予更強動力和更大空間。
智改數轉加速推進 工農生產開出“智慧之花”
在位于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濰柴集團一號工廠總裝車間,一臺臺工業機器人快速“飛舞”,一輛輛自動導向車(AGV)忙碌奔走,隨處可見的LED電子顯示屏上,實時反映產品生產進度的數字持續跳動,平均每85秒就有一臺柴油發動機下線。
作為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濰柴加速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融合應用。“視覺識別、在線檢測、機器人等諸多先進的智能制造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生產過程,從物料投放到在線檢測,全過程實時監測、實時動態調整。”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制造總監王健說。
在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總裝生產線,機器人在裝配清潔能源發動機。新華社發(孫國祥 攝)
濰柴集團是山東加速數實融合,推動智能制造和產業數字化的一個典型代表。近年來,山東陸續出臺《山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2-2025年)》《關于加快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實施制造業數字化提標行動、農業數字化突破行動、服務業數字化提速行動等“八大行動”,加快產業數字化。
在臨沂市蘭陵縣山東綠沃川智慧農業示范園,多臺智能設備“各司其職”,工人只需站在設備前輸入簡單指令,就可完成蔬果播種等操作。示范園負責人龍學源介紹,這一智慧化種植方式采用“物聯網+”模式,通過電腦可遠程控制眾多物聯網傳感器和各種監控設備,高效保障高品質果蔬生產。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安文建說,去年山東數字經濟總量達4.3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47%,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87.3%,產業數字化指數、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指數、數實融合活力指數均居全國前列。
搭平臺、建“大腦” 鋪就數實融合新橋梁
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山東推動產業數字化的重要抓手。山東持續開展“工賦山東”專項行動,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打造出一批典型場景,帶動企業“批量”數字化轉型。
在“中國軸承之鄉”聊城臨清市,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軸承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密碼”。據臨清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李光介紹,全市軸承產業上“云”企業超過400家、設備5000余臺,相關企業平均用工、能耗均減少約20%。
記者了解到,山東目前擁有46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省級以上平臺累計接入工業設備超1000萬臺,服務全國企業300余萬家。
為進一步推動數實融合,實現政府、行業及企業間的數據聚、通、用,為企業數字化、產業數字化、經濟治理數字化提供技術支持,山東大力推進“產業大腦”建設。
位于濟寧市梁山縣的山東曙岳車輛有限公司,是一家專用汽車生產企業,由于需要大量采購零部件,企業每個月庫存占用資金達3000多萬元。今年,得益于當地“產業大腦”建設,通過數字化共享平臺,該公司所有供應商貨物信息實現共享,大大提高了配貨效率。
梁山縣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孫佩說,梁山縣有專用汽車及零部件企業800多家,去年,當地圍繞專用車產業提升發展所需的數據分析應用場景構建“產業大腦”,匯聚了175家企業的200萬條產業數據,開發出產業圖譜、集采集銷等10多個功能模塊,促進部分企業運營成本降低25%。
濟寧市梁山縣一家裝備制造企業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新華社記者邵魯文 攝
“重點行業‘產業大腦’的經濟效益日益突出,數據價值釋放程度越來越高。”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據產業推進處處長孫志強說。目前,山東已先后培育32個省級“產業大腦”。
完善數據基礎設施建設 夯實數字山東“底座”
數字基礎設施是產業數字化的“底座”,山東提出,按照“需求牽引、適度超前”的原則,建強計算“中樞”,壯實網絡“軀干”,織密終端“末梢”。
在東營市勝利油田5G智慧油井項目,中國聯通東營市分公司服務部署5G終端4900余套,可實現遠程啟停控制、無人巡檢等功能。中國聯通山東省分公司副總經理林軍說,5G終端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為工廠、高標準農田、無人港口等領域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基礎設施支撐。
山東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截至去年底,山東已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20.2萬個,16市全部達到國家級“千兆城市”建設標準,千兆光網用戶數突破1100萬大關。
通訊網絡“越織越密”的同時,以往的算力“孤島”也在被打破。今年5月,山東算網平臺正式啟用。濟南超算中心副主任郭瑩介紹,山東算網平臺可以把全省算力服務商和算力用戶緊密地聚攏在一起,通過平臺的運營為千行百業、千家萬戶提供算力服務,目前已集成1500多種應用軟件,有1000多種應用場景。
“下一步,山東工信部門將瞄準數字化轉型主戰場,全面提高各行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深度激發廣大企業內在活力,聚力打造全國領先的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張海波說。
來源:新華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