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扎實推進,網絡、平臺、安全等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我國工業互聯網已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進入規模發展期。”7月18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陳家春在2023中國互聯網大會工業互聯網“百城千園行”論壇上表示。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據中國信通院最新預測,我國數字經濟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9%,到2025年規模將超60萬億元。
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活動以來,各地方、產業各界的積極響應,工業互聯網園區建設逐步深入,為促進廣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探索出更多更多有效可行的方案和經驗。
園區已成為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的重要突破口
2022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發揮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優勢,推動工業互聯網向地市縣域落地普及,促進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陳家春指出,園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和產業集聚的載體,具有企業關聯性強、數字化轉型共性需求突出的特點,已成為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的重要突破口,更是工業互聯網平臺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關鍵力量。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副所長羅松表示,在數字經濟發展大的浪潮下,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和工業經濟深度融合形成的關鍵技術設施應用的模式和產業生態,通過人機物和系統的全面互聯,形成全要素、全產業、全價值鏈、全新的工業制造和服務體系。“我們把工業互聯網認知為工業乃至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產業路徑,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通過網絡作為基礎,平臺作為中樞,安全作為保證、數據作為核心、標識作為紐帶,形成整個產業化數字轉型的方法論。”
如何推動產業應用工業互聯網?羅松指出,園區是我國經濟發展中很重要的載體。“園區里形成了產業集群,而產業應用所涵蓋的需求和場景非常豐富,我們把整個工業互聯網園區作為推動工業互聯網工作的重要抓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介紹,中國信通院作為“百城千園行”活動的重要支撐單位,持續開展相關保障工作,持續開展“百城千園行”活動,以活動匯聚資源,促進產業交流,推進園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數字化水平,打造標桿應用,遴選園區標桿示范,培育創新生態,提升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效能。下一步,中國信通院將持續夯實園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工業互聯網建設應用“大動脈”,深化產業融通應用,促進產業生態繁榮,為推動全國工業互聯網規模化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標識解析體系賦能數據互動共享
《通知》提出,引導園區建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星火鏈網骨干節點,鼓勵園區企業接入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基于標識的園區監測服務平臺等。
羅松表示,工業互聯網標識作為工業互聯網體系核心組成部分,是通過數字身份和網絡化分布式輕量式跨系統、跨主體數據的互通和數據共享,最終形成全要素的數據相互之間的互通體系。
會議期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所長金鍵與非聯控股集團北辦總代表劉洪志共同簽署“星火·鏈網”國際超級節點(剛果(金))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區塊鏈基礎設施“星火·鏈網”在剛果(金)的國際超級節點落地。
據介紹,“星火·鏈網”作為國家級區塊鏈基礎設施,自發布以來始終致力于構建面向全球服務的、可信任的“數字底座”。“星火·鏈網”能夠實現跨領域、跨行業、跨體系的數據交互,支持統一數字身份管理、數據資產交易和價值信任傳遞,構建起新時代智能可信的價值互聯網,打造全球共治互聯網基礎設施。
針對“星火·鏈網”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直接促進作用及成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所長金鍵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星火·鏈網在實際推進中都是結合企業具體需求和區塊鏈標識技術來設計服務網絡。目前主要面向NFT數字產品、中小企業融資、供應鏈產業鏈的數字化溯源,以及司法存證等領域。
“比如針對當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亟待解決的融資難問題,我們推出了‘星火產融’,‘星火產融’作為一個公共網絡,能夠為企業提供成本非常低、安全程度高,且便利互通的網狀網絡。企業接入星火網絡后,可以在不斷對企業自身數據確信驗證的過程中提升自己融資的能力。”金鍵介紹稱,幫助更多中小企業緩解融資難的問題是‘星火產融’未來重點推進的方向。
圍繞供應鏈產業鏈數據溯源,金鍵告訴記者,說到溯源,可能很多人會想到防偽,而溯源和防偽是兩個概念。老百姓更多地關心防偽,而對企業來說,則需要供應鏈的精準對接。“當企業將其認為相對安全的數據及時發布到像星火·鏈網的公共設施上,有助于企業和企業之前進行精準的匹配,這一過程中也提升了防偽的能力。”
金鍵表示,星火·鏈網目前已開展很多面向國際的信息認證、產品原產地證明,以及跨境單據互認等服務,“希望把在國內積累的經驗和已經形成的生態推向更多國家,希望用我們在產業數字化方面的探索經驗,在數字公共基礎設施方面的實踐成果,為其他國家乃至全球作一些貢獻。”
來源:央廣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